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0 22:08:04
关于语文教案合集8篇

关于语文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识记重点字词。

b、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c、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方法目标

a、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b、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竟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 居里)。玛丽居里(1867-1934)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生成学习目标

1、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3、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4、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那梦想家呢?

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这么说?

6、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解决上述问题。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学习知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

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钱,获得很多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种人就是“讲究现实的人”。 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种人就称为“梦想家”。

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为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著( ) 盛名( ) 报酬( ) 渲染( ) shē( )望 mèi( )力 róu lìn( )( )

2、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爱因斯坦如是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结合本文和你所了解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2、 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六、课堂总结

读了本文,我们与一位高尚的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居里夫人的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一块丰碑,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迪。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奉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七、作业布置

课后研讨与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三、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语文插图和全家福照片一张。

2、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棉、照、晒、被、盖、午、收、脱、躺、合、眼、睛、摆”。

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完整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有关心长辈的愿望。

二、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师问:小朋友,说说平时在家里谁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妈妈等不同的人物。

师:他(她)都是怎样疼爱自己的?

生:买好吃的、好玩的或买漂亮的新衣服等。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爱自己的奶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爱他的.奶奶的呢?他会帮助奶奶做写什么事呢?

生:想。

2、出示课文插图

A、仔细看图,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B、自己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C、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

3、揭示课题板书:棉鞋里的阳光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此处隐藏7483个字……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世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笔优美,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设计理念:

1.注重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统一。

2.注意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悟。

3.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课前预热:

出示:青蛙唱歌……下小雨、下大雨、下雷雨、狂风暴雨

师:谁会读这些词语,其他小朋友做动作或发出声音来学一学。

学生学声,做动作。

一、情境导入

1、师: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

播放小雨的声音。

师:真的下雨了,我感觉到小雨滴在我的手上了,小朋友快伸出你的小手,让雨点儿滴在你的手上。

2、你感觉到什么?

3、你喜欢这些雨点儿吗?那我们赶快和这些雨点儿打个招呼吧,谁愿意来打声招呼?

揭题:雨点儿(正音)

师:我们一起来招呼他一下。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动画雨点飘落的情景

师: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

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都数清了吗?

出示:数不清

指名读

师: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数不清吗?

2、看,数不清的'雨点儿是怎么落下来的?

出示:飘落

(1)为什么说是飘落呢?

(2)因为有风才会飘

(3)还有什么也是飘落下来的?

(4)谁能做做飘落的动作,你觉得他做的好吗?为什么?

(5)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6)指名读——齐读

3、这些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云,云朵)

(1)是啊,云朵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云彩”

(2)出示:云彩

(3)云彩还是雨点的妈妈呢!

(4)谁会读一起读。

4、这几个词语小朋友都会读了,那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能干的小朋友可以用上两个或三个词语来说一说。

5、有位作家也把这三个词语写到一句话中,知道是什么句子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动作——同桌对读——齐读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在半空中,大雨点遇到小雨点儿,他们在说悄悄话呢!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请小朋友翻到课文105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找到他们说的话。

2、听录音——出示对话的句子

3、师:大雨点问小雨点什么?

认识问号及问句。

在家里你有问过爸爸妈妈问题吗?谁来问一问?

指名读——齐读

4、师:小雨点,你要去哪里?

生: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5、师:我是一颗可怜的大雨点儿,没有人关心我去哪里?谁来关心我?

生问:你要去哪里?

师: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6、自由练习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哪儿呢?大雨点儿这么想去。

理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小雨点儿感到好奇怪呀,它会怎么问大雨点呢?

句式练习:

小雨点儿奇怪地问:“ ?”

7、师:多么善良、可爱的大雨点儿呀,他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在天空中飘呀飘,可开心了,让我们带着开心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雨点儿飘呀飘,飘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看看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看动画

2、学生观察后,说变化。书上怎么写的呢找到读一读。

3、小雨点儿看到自己能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心情怎么样?

你能用开心的语气读一读吗?自由读一读。

(1)指导读:谁来读这一句话

老师感觉到花更红了,草也绿了,谁能让花更红,让草更绿?

小花,小花,你为什么这么红?

小草,你为什么这么绿?

(2)小雨点儿听了小花,小草的 话,心里甜滋滋的,在空中飘得越来越有劲了,再读第一自然段

4、大雨点儿好羡慕小雨点儿,他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大雨点儿落到了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播放动画。

5、出示句子: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齐读——自由读齐读

6、出示第5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想读的一起读

7、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点什么?

8、大雨点儿听到你们的话,在天空中跳起了舞蹈,好像在说:“我好幸福啊!”请小朋友读出大雨点幸福的感觉,再读第一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8

课前准备

1、回家向父母、爷爷、奶奶及邻居了解他们小时候的吃、穿、住、行,想一想和今天相比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家乡有哪些风景、物产和名胜古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重难点

指导学生口头表达,培养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版图,认识家乡位置,理解“家乡”概念。

我的家乡位于辽阔的华北平原东部,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坦的田野,第二条大河——黄河就从这儿流入大海。

春天,平坦的大地披上了绿装,果园里飘出阵阵花香,池塘的小荷露出尖尖角,小鱼在刚刚解冻的水里快活得游着。

秋天、深绿色的棉田里泛起稠密的白花,果园里挂起火红的灯笼,生产路上农民伯伯运送着金黄的玉米棒,满载着他们丰收的喜悦笑得合不拢嘴……

同学们,你爱不爱自己的`家乡?想一想家乡的风景、特产和名胜古迹说说自己的家乡。

二、自己想一想怎样按顺序夸夸自己的家乡美、或者家乡的新变化。

三、分组说说自己的家乡,每组选一个最好的在全班说说。

四、全班交流互评。

五、把自己的家乡写一写。

《关于语文教案合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