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5-07-11 19:42:06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十篇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物体有方有圆,轻易分开就不能使用,知道人与人要和和气气才会幸福美满。

2、体验角色情感,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发展幼儿的扩散和逆向思维。

二、活动准备:

1、大教学挂图一幅(上画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圆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圆镜子)。

2、方脸老公公、圆脸老婆婆图片各一幅。

3、故事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以设问的形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

师: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东西?

2、出示大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户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圆的东西。

师: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师:那这么多东西到底是谁的呢?

3、出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图片,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

师:原来是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的。

师: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长得什么样啊?

师:老公公高高的个子,挺瘦,长着方脸盘儿。

老婆婆矮矮的个子,挺胖,长着圆脸蛋儿。

4、教师完整讲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

师:方脸老公公喜欢方东西……

圆脸老婆婆喜欢圆东西……

师: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

5、引导幼儿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该不该分家,说说道理,鼓励幼儿体验角色情感。

(1)师:两个人吵架了,说要分家,你们说分好还是不分好?为什么?

①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②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师:如果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也像他们一样要分家,你们会怎么样?

(3)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

6、教师讲述故事到“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我的!老婆婆说:圆的`东西是我的!”,教师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有方有圆的东西怎么分,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分也分不清楚,圆的东西中有方的,方的东西中也有圆的。

师:那现在林老师要问问你们,老公公说方的东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说圆的东西是她的,那谁能告诉我这些又有方又有圆的东西怎么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如果硬是分开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还能不能分啊?

师: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还是劝他们不要分了。

7、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们不要分!

8、师:那到底他们有没有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故事,懂得简单的道理。

1、师:故事《方脸和圆脸》……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分了没有?

师:为什么他们不分了?(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老公公的脸盘是方的,可眼珠是圆的。老婆婆的脸蛋儿是圆的,可门牙是方的。你们说这怎么分啊!你们是不是!

3、教师引导启发幼儿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幼儿自由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总结:是啊,生活中的物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处,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不能分家一样,缺了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一个家也一样,爸爸、妈妈和孩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说是吗?

(三)迁移经验,发展扩散和逆向思维。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东西也是有圆有方的?分开会怎么样?

师:现在我要问问你们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比如说家里或者是幼儿园也可以是大马路上有哪些东西是又有圆又有方的?

师:如果分开了会怎么样?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如果世界上的东西都变成方的会怎么样?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

3、画方的世界或圆的世界。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东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又有圆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变成方的或都变成圆的会怎么样,然后我们来把我们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圆世界画出来,好吗?

师:跟着林老师一起出来吧。

4、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材来源:

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活动准备:

……此处隐藏5666个字……>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交流的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呈现儿童学习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用不着的瓶子。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空瓶,你可别轻易扔掉,只要稍加准备,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

图形宝宝找朋友

准备:瓶子若干,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盖上贴上一模一样的两个几何图形,再把瓶身和瓶盖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玩法:妈妈随意拿起一个瓶身,指着上面贴的几何图形问孩子:“这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等孩子说对后,妈妈说:“请你在放瓶盖的筐里找出一个和它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把瓶盖拧上去,让它们配对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应的瓶盖后,把瓶盖拧好。每完成一个,妈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游戏时,家长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用一种颜色几个图形,或是一个图形几种颜色,视孩子掌握的情况,适当增加颜色和图形的种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目的

了解水遇冷结冰的知识,学习制作各种形态的冰花,激发兴趣,发展动手能力。

准备

各种小容器、水、颜色、线、彩纸、剪刀等。

方法

把水倒入容器,放入不同的`颜色,或剪各色窗花,图片放入水中。

用彩纸剪成纸穗挂上线头,把线对折,放入水中。一头留下线圈放在容器外,一头留下纸穗放在水中。

放在室外冻成冰后拿进室内,等待片刻,即可提起线圈取出冰花,把它挂在室外,装饰庭院、树木。

建议

用这种方法可玩冰灯猜迷游戏。把谜语纸条放入各种形状的水中,然后冻成冰块。谁猜对了就把冰花作为奖励。

也可用各种饮料制作冰棍儿(注意卫生,用开水、加盖),请大家品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交流欲望,让学生敢于主动交际,乐于交际。

2.培养学生自由表达,清楚表达,个性表达的能力。

3.锻炼思维,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课前准备】

小南瓜数个、绳子、小扁担、小推车(模型)、水槽(代表溪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实际情境,激活儿童思维

呈现数个小南瓜、绳子、小扁担、小推车(模型)、水槽(代表溪流)等

师:小朋友,看到些什么东西?注意:(指着小推车模型)这是可以运东西的小推车,(指着水槽)这是可以漂流的小溪流哟。

看到这些东西,你们猜一猜,我们要干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明意图“运南瓜比赛”,同时板书“运南瓜”)

⒈观察活动:想一想,这些南瓜,有这些材料或工具,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把南瓜从左边送到右边呢?

⒉合作讨论:我们即将开展运南瓜的比赛,怎样才能运得又快又多呢?这得想些办法哟!现在各组讨论讨论,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呢?

⒊交流评价:

(1)哪些办法可以运南瓜?(师板书“滚下坡合作抬用绳拉扁担挑小车运顺水漂……”)

(2)哪些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若大家都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好,就肯定英雄所见略同,同时鼓励想更多办法;若有两种以上不同意见,就鼓励学生讨论谁的办法更好。)

〔设计意图〕有了运南瓜的实际交际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和交际的欲望;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互相启发思维,进一步促进交际。

二、比赛运南瓜,点燃交际兴趣的“火把”

⒈分组活动,开始运南瓜(准备的南瓜要小,以免伤着学生)。

2.统计各组运南瓜的数量。

〔设计意图〕各组要比赛运南瓜,便会有竞争,有输赢;有输赢便有各种成功、失败的故事,这时,学生不交际也不可能了。

三、赛后采访,总结提高

⒈师生祝贺获得优胜的组。师:说说你们组成功的原因吧。你们组为什么能取胜呢?

⒉采访差一些的组,你们为什么运得不够快呢?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⒊各组总结讨论:经过实际的比赛,哪些组的办法好呢?自己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我们认真总结,准备下一轮比赛吧!

4.师:小结(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总结出更好的办法,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口语表达清楚、正确、规范,态度大方自然)。

〔设计意图〕比赛不是目的,进一步用口语进行表达与交际才是比赛的主要目的。通过比赛,各种成败的体验便会成为学生进一步交际的话题。成功组在享受成功滋味时,会兴奋地夸耀自己一番;失败组在品尝失败时,也许会在埋怨中汲取教训。口语交际活动就是这样进行下去的。

四、向小兔子转述运南瓜的.好办法

1.师:哟,对了。老师差点忘了,我们今天比赛的运南瓜,其实是为了帮助小兔运南瓜呢!(师在前面板书的“运南瓜”之前加“小兔”,使课题完整呈现“小兔运南瓜”)

师:现在我就是小兔子(戴上头饰)。谁告诉我,我怎样才能把南瓜运回家呢?抽一组说。

师:这样吧,“小兔子”还有很多(指定各组的“小兔子”戴上头饰,然后到另外的组去询问、倾听他们运南瓜的办法),小兔子们要注意了:你们要认真听,看小朋友给我们小兔子说的办法有哪些?主意好吗?如果你哪里不清楚,就向他们发问吧!

2.各组分别给“小兔子”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3.现在请“小兔子”讲一讲,你听到的办法是什么?大家评,他听清楚了吗?说清楚了吗?

〔设计意图〕创设转告小兔子运南瓜的办法的情境,目的是进行新一轮的表达训练——转述。在转述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清楚表达,具体表达。

教师先扮演小兔子,目的是示范引领,让学生学习怎样转述,怎样倾听、问询等。

五、总结评价

1.师:大家办法不错,表达也清楚。我想,小白兔们一定会很满意的。

师:现在小白兔们按照大家的办法,把南瓜都运回了家。“小白兔”们,你们想对我们班的小朋友说点什么吗?

2.(师戴小兔子头饰再在手上缠上一段纱布)师:哎哟……哎哟……你们的办法好是好,可我的手被砸伤了,这可怎么办呢?哎哟……哎哟……(如果学生知道来主动关心受伤的“兔子”,这“哎哟”之声便停;如学生不知道主动来关心受伤的“兔子”,便继续呻吟下去,或直接问“谁来救我”之类的话,引孩子来问候关心。)

师: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受伤了,是不是你们的办法不管用喔?与生交流。

师:你们再给我提点建议吧!

3.师总结全课。

〔设计意图〕创设又一轮情境,把交际活动引向深入,并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关心生命,主动关心他人。

《【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