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5-11-09 22:08:09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所有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小姑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当别人有了困难,你会怎样做呢?当你的同学生病了,你又会怎样做呢?(自由发言 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根据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 (教师巡视 纠正)

2、小组讨论学习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愁云顿消 执意不肯 拘谨 喜出望外

3、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自由读 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可以分为“买荸荠”“送荸荠”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1)讲因为集市已散,“我”只在一位小姑娘那买了一些剩下的小荸荠。

第二部分:(12——结束)讲第二天清早,卖荸荠的小姑娘特意挖了半篮又大又好的荸荠送到了病房。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卖荸荠的小姑娘的'淳朴善良,读出对她的敬佩之情,积累语言,学生自己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课文中小姑娘的优秀品质,那么你觉得小姑娘是怎样一个小姑娘呢?(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分析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了小姑娘什么特点?(边读边动手画句子)

2、有那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

“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件红色的小棉袄------站在屋檐下。”

“我看见帽檐下是一张充满稚气的十一、二岁小姑娘的脸------湿漉漉的。”

“她把荸荠倒入称盘,玲起秤杆称了称------我的塑料袋里。”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可爱的,但是过早就为家庭分忧的小姑娘,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淳朴的小姑娘) 板书:淳朴 可爱

“我看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挎一只------走了过来。”

“我拉她坐下,她却提起篮子将半篮子------水色。”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小姑娘的语言、神态,表现了小姑娘很羞涩,不好意思,却又很懂事,走进病房后办事很干脆。)

“结结巴巴地说昨天的荸荠太小不值那么多钱------刚洗过。”

(这充分表现了小姑娘那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

3、出示投影: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只在那条水泥路上留下了一行清晰沾着春泥的胶鞋印”

讨论学习 (预示着小姑娘按照做人的准则正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前进。)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被小姑娘的这份善良、可爱、淳朴所感染了,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学习小姑娘的这种好品质,用做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四、布置作业:

预习4课 扫除阅读障碍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要点:

巩固复习生字词,学习课文二、三两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难认的字边读边书空。

2、抽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节。

上节课我们讲到丁丁想把纸团扔到桌下,后来纸团滚到小刚的脚下,小刚看见纸团后,是怎样做的?我们来读下面的课文。

1、齐读第二节。

2、讨论以上思考题。

3、“悄悄的”是什么意思?小刚为什么踢纸团的时候,要“悄悄的”?(“悄悄的”在课文中是偷偷地、不声不想的意思。小刚知道这样做不对,为了不让别人发现。)

4、齐读第二节。

小刚把纸团踢到了冬冬的课桌边,动动看见了纸团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读第三节。

三、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纸团最后怎么样?(纸团最后由冬冬捡起来,扔进纸篓。)

3、丁丁和小刚为什么脸红了?他们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丁丁和小刚看到冬冬把纸团捡起来,扔进纸篓,就更觉得自己错了,所以脸红了。丁丁和小刚当时会想:冬冬做得对,我错了,我今后要向冬冬学习,也要讲卫生,不能乱丢纸团。)

教学生字“脸”,可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左边月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捡”。)

4、齐读课文第三节。

四、指导朗读全文。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上节课的生字每个写两遍,本届课的`一个写四个。

六、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

2、思考题课后2、3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听写生字词,课文,看图想象说话,并进行爱清洁、讲卫生的行为指导。

教学过程:

一、各自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原来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改为“小刚看见纸团怎么做?”)

二、全文。

1、读第一节。

纸团是哪儿来的?(要求用一句话来回答。)

(板书:丁丁扔纸团)

2、读第二节。

小刚看见纸团怎么做的?

(板书:小刚踢纸团)

3、读第三节。

纸团最后怎么样了?(板书:冬冬捡纸团)

4、课堂作业第4题,做完后指名读一读。

5、丁丁、小刚、冬冬谁做得对,为什么?(板书:××√)

6、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

三、看图想象说话。

1、看图,说说图上谁是丁丁,谁实效缸,谁是冬冬?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图想象说话。

看图,说说丁丁把纸团扔在地上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看图,说说小刚看见纸团,又把纸团踢到冬冬课桌边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

看图,说说冬冬去捡纸团的时候,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可多让几个小朋友来说。)

四、行为指导。

1、香蕉皮、西瓜皮等果皮、果壳应扔在哪儿?

2、别人把废纸或其他脏东西扔到你桌下面,你怎么做?

3、你看到别人桌子底下有废纸,怎么办?

五、课堂练习。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听写生字。

六、板书设计:

18、课桌下得纸团

丁丁扔纸团×

小刚踢纸团×

冬冬捡纸团√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