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教学计划(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学计划1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村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可題,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猜猜》共三课含1、猜猜看2猜对了吗3、猜猜清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1、起凤了,2、风的测量,3、可爱又可根的属: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舒》共3课合1、神奇的小针,2、有趣的磁铁游戏,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1、把盐藏起来,2.水溶“盐”出,3.沉与浮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生活离不开电,2.电灯亮了,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1.白天与黑夜,2.地球自转与昼夜変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1.漂移的大陆,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间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学进度表(每周2课时)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猜猜猜》1、猜猜看2猜对了吗3、猜猜猜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1、起风了2、风的.测量3、可爱又可恨的风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1、神奇的小针2、有趣的磁铁游戏3、磁铁的妙用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3.沉与浮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1、生活离不开电电灯亮了3、小心!有电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1.白天与黑夜13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1.漂移的大陆2、我也能当科学家。
16复习
17复习
科学教学计划2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 ……此处隐藏16810个字……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学计划14一、学期工作思路:
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继续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围绕我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提升科学教学的.教研质量与教研水平;实施专业化指导与学术性。
本学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构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提高教学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扎实而有效地展开,群策群力、共同探讨。
二、学期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层次把握科学教学的真谛。
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将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
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动力作用,充分、全面解读《科学》课程标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
改革传统教研方式,积极参与教研,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全体科学教师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2、发动全体科学教师积极参与上级开展的各种重点课题研究活动。
(四)认真参与新课程培训、调研、专项协作等多元活动,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科学教学计划15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 [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 [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 [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钻研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教学班有40人,其中女19人。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爱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四面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应特殊注重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钻研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钻研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四面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现代科技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殊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呈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重复进行操纵变量的实验。(操纵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要害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