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2 19:42:06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8篇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从假设让孩子们养一只小动物激发兴趣,从而学习介绍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或发生在它们身上的趣事;

2.能够准确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3、语句通顺,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都熟悉哪些小动物呢?

生自由说。

二、课件出示写话内容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1、是可以在家中养的小动物

2、要说出理由,多说几条

三、出示图片,创设灵感

(一)出示A组图片

1、实物图:猫、狗、金鱼、乌龟、兔子、仓鼠、鸟儿.......

预设

图1小猫:这只小猫的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聚精会神,毛也是毛茸茸的

图2:小猫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毛线球了

图3:欣赏了可爱的小猫,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漂亮的鸟儿,这是一只美丽的鹦鹉

图5:那么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让人心情美丽的鱼儿,这是什么鱼呢?

这是一条孔雀鱼,头部是白色的,身上是红色的,尾巴像一把红色的扇子一样。

图6:想到兔子,就会想到谁?走起路来慢吞吞的乌龟

2、整合成一张图片

师提问:那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想养什么呢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这几个小朋友都是从什么方面去说明喜欢理由呢?

生:外形上

师:大家真聪明,所以我们在表达最想养的.小动物的理由就可以先从“外形特点”上入手。

板书:外形特点

(2)出示B组图片、视频

(适时提问一两张动图,引导学生生动描述)

图1:滑滑板的小乌龟,看它悠然自得的样子

图2:这只乌龟怎么了(给手势,生自由说)

图3: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动物吧?它是谁?仓鼠。它在干嘛,生自由说。

图4:这只小仓鼠又在干嘛呢?生自由说

图5: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只边境牧羊犬吧,它在做什么?

牧羊犬在跳起来、张大嘴巴接住了飞盘,身手敏捷。

师提问:这组图片和上组图片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说)

预设:动物们有趣的故事、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

板书:生活习性

四、讨论

(一)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你最想养什么小动物、理由是什么”(出示ppt)

(分点,儿童话,避免模式化)

(二)集体汇报

从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两方面入手

五、文字表述

完成题单

六、展示评价

投影展示,生评价

七.作业

大家真像是一位位小作家啊,把小动物们描绘地活灵活现,那老师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课下把你想说的理由都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看看能否打动他们,真的让你养一只小动物呢?好不好?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组内交流一下,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应该怎么做?

2.班里讨论一下有哪些形容季节的词语。

3.使用钢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

2.(出示一些夏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夏天的词语。

3.(出示一些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秋天的词语。

4.(出示一些冬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冬天的词语。

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相互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理解词义的方法。

6.教师在一旁点拨。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好看的钢笔字,就要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1.观察钢笔字,你从中学到什么?

2.怎样才能把钢笔字写得规范、端正?

横画要写的平稳,竖画要写的端正,横平竖直,字就会平稳端正。

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书写练习,老师边走边看,指出错误。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9个词语。

2.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诵读。

3.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类似的词语。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先通过给同学们出一个之前他们不理解的词语来引入新课,然后和他们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接着让同学们通过PPT看到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等,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四季的变化,把同学们带入到教材中,并且让同学们自己小组内思考有什么形容季节的词语,随后全班一起讨论。最后练习正确的使用钢笔,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2、4、5、6题

教学过程

一.第2题

自己拼一拼、指名拼这些音节。

同位说一说这些音节的声调标在哪?

抄写音节

二.第4题

听故事《我,我,我,我知道》判断那种说法是这次赛跑的规则。

先小组内说一说,注意说明理由

全班交流。

每小组由一名组员代表小组发言。

三.第5题

观察图画写一写。

自由填写。

小组内讨 ……此处隐藏17885个字……/p>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

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2、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3、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说说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4、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二、识字交流,擂台赛。

1、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2、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台赛内容:看谁积累的食品商标最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及我的发现等,我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今天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由于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学生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王祥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

在评选时各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只有一个小组成员互相对立,选优秀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能统一,选出以后当我在全班进行颁奖时有同学又开始反对,这时我以他们为例为学生讲了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警示,我将这小组的评奖资格取消。这样在小组里练习了口语。第二节学生说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不少学生都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事什么借橡皮了等,不能突出故事中的人物,我想如果先让他们说说他们身边的英雄,给他们一个点的概念再放手可能会更好。接着,讲我的发现,发现三个句式的不同等学生掌握得较好。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8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了解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能够熟读成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3、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1、对于儿歌能够熟读成诵。

2、丰富知识,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4、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儿歌吗?谁会背?

指名学生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

2、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3、学儿歌:

学生初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⑴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⑵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重点讲解正月是指一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

1、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指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⑴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⑵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⑶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事,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他要画的竹子的大概形象,比喻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善的安排,因此才有成功的把握。

⑷作业:

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4、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