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20 09:58:06
《村居》教学设计(15篇)

《村居》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有、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带领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用幻灯片出示2首古诗。

2、学生配诗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学习了前面几篇课文,和你的所见所感,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2、师: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讲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指名读古诗名(题目);比较“春”和“村”的`发音。

二、自学生字、自读古诗

1、生自由读诗:

师:一边读古诗,一边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师:要来读一读吗?一定要读准字音。

⑴区别平、翘舌音:诗、首、处—村、醉、散。

⑵字形:

①古:十+口;闻:门+耳

居:尸+古;童:立+里

②诗:讠字旁;醉:酉字旁;忙—忄旁

3、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4、同桌抽读生字。

三、书写指导

1、引导生观察书写、掌握要领。

2、师范写,生观察:

“古”字横要长而凸。

“多”要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

“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

“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的垂直且稍长。

四、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诗人、古诗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生看课文插图,听师配乐朗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愿意听老师先来读一读吗?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那你们也想来读吗?

二、朗读、体会、理解古诗

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要想读好这两首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还要读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复多读几遍,因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达很丰富的意思。最后,还要看谁的想象力丰富,一边读诗,一边能在大脑里作画!

2、生自愿汇报读。

3、生赛读(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竞赛)。

4、背诵古诗:

师:一不留神,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都可以背诵古诗了,来站起来,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体会:

师:愿意把你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体会用画笔画下来吗?选择其中一首作画。

间休:在作画前,我想为大家朗读一段文字。(教材简说)。

交流诗画,展开想象,畅谈感受

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三、完成“课后练习”

1、生口头扩词:

师:看看谁的词汇量大,是我们班的“小词霸”!

2、动手实践:

师:希望利用周末或课余的时间,同学们回家做一只风筝,要记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参与动手哦!

《村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6个。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描绘的美丽场景进行描述。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进行相关类别古诗的整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课前准备:多媒体创设的动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文本与生活,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生自由说如生1:春天来了柳树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朋友们在放风筝。生2: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青蛙醒了。)老师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课件感知春天)

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唱着欢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美妙的诗篇,《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释题:分别让学生用组词方式解释村和居,知道村居的意思就是在农村居住。

[设计意图]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画面、音乐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的交响乐”,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把不懂得字词勾出来。

2、用课件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a、我能读:莺、堤、拂、趁、村、童、散、归。

b、我能找:下面的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些字最象

村、童、堤、散、归。

c、我能说:用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三、理解词句,深入感知。

1、课文中你哪些词不懂?学生质疑,小组学习,师生共同解决。

2、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下诗中美丽的画面。同桌互相为一组,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美丽的 ……此处隐藏19872个字……

《村居》教学设计14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

2、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

3、引出诗题,介绍作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诵全诗。

五、拓展练习。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村居》教学设计15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

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

板书:春晓 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⑴ 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烟 口──知

⑵ 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岁──多 放──散

4、读词语巩固读音

两首 古诗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

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

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

⑴ 晓:是天刚亮的时候。“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 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 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 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 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教师: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为什么?

学生:春眠不觉晓。

教师:刚一醒,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叫声,声音真好听。

学生:处处闻啼鸟。

教师: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又被风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学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⑶ 自由练习背诵。

⑷ 学做小诗人,到前面朗诵,教师为学生配上音乐。

⑸ 集体背诵。

四、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找朋友:

诗 村 首 醉 出 散

chu shou san zui shi cui

2、读一读,说一说:

诗:诗人

闻:见闻

古:古往今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村居》,练习背诵。

2、指导写字。

3、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卡,复习生字读音。

2、背诵《春晓》。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谁已经背下来了,可以背给大家听。

二、理解古诗,感悟意境

1、谁告诉大家这首《村居》是谁写的?(唐代诗人:高鼎)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春天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放风筝的.景象)

3、古人管风筝叫什么?(纸鸢)

4、颂读古诗,练习背诵。

⑴ 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跟读《春晓》有什么不一样?(停顿不一样,这首诗是在每行的第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

⑵ 同桌互相听读,鼓励学生边读边表演。

⑶ 上台背诵,展示。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要写好哪几个字?读一读。

古 声 多 处 知 忙

2、学生描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教师具体指导。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写时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写成一左一右。

处:强调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拉长包住上面的笔画。

3、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利用实物展台评说。

古:横要写长稍鼓一些。

声: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边的口要写得稍低一些。

忙;强调“忄”笔顺。

四、课后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亲手做个风筝放一放。

2、也可以将现成的风筝拿来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课外读背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大家交流。

推荐:徐俯《春游湖》 朱熹《春日》

苏轼《春宵》 韩愈《晚春》

《《村居》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