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

时间:2023-02-16 18:53:56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8篇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 篇1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小壁虎借尾巴》处于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7课。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它是本册书第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且篇幅较长。本篇课文的优点是故事性强,富有童趣。叙述及语言简洁优美,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鲜活的范本。为此,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借助插图激发兴趣,加强初读。二是结合生活情境指导读书。三是加强语言训练,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叙述方式再编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结合具体情境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课文提供的情境和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4、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多媒体或挂图出示壁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

你们看见过壁虎吗?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相机补充,引导学生对壁虎有一个生活化的认识,如:壁虎是灰色的,有四条短短的腿,它的脚爪像梅花,还有一条尾巴。因为壁虎的脚上有一轮一轮粗糙的东西,叫脚下趾,所以能在墙上、玻璃上爬。现在把课题上的拼音读一遍。

(指“壁虎”上的拼音。)

3、读课题,让学生注意“壁虎”两个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借”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小壁虎不是自己有尾巴吗?为什么要借尾巴呢?因为这课的生字多,现在听老师先读一遍课文。”

2、学生试读课文:

分小组自读课文,要求:

⑴ 先观察插图,然后试着把和插图对应的课文读一读。

⑵ 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想一想,问一问小组其他同学。

3、指导初读第1、2自然段,识字:

⑴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

⑵ 出示第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卡片,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如通过发现新字与学过的字之间的联系识字:

“错──借、桃──逃、推──难、虫──文──蚊、虫──它──蛇”。

⑶ 按照读通句子的要求,进行读书训练和指导,如: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不要给学生讲在什么地方停顿、断句,指导学生按照具体的语言情境读到位即可。

4、按照以上程序学习3、4、5、6、7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

1、“呢、呀、哪”三个字左窄右宽,“口”字应写得小而高。

2、“姐”:

“女”字的“横”变为提,“女”“撇点”的“点”要注意避让,给最后一笔留出位置,以免左右两部分不紧凑。

3、“河”字左窄右宽,左边位置稍靠上。“借”字左窄右宽,右边位置稍靠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⑴ 壁虎是有尾巴的。课文里的小壁虎,它为什么要借尾巴?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⑵ 指名读第一、二小节。

⑶ 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⑷ 判断: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⑸ 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相机引导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⑹ 指导朗读:

重点从体会小壁虎的心情方面指导读好“多难看哪!”“向谁借一条尾巴呢?”。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⑵ 比较句子的不同:

①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②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第二个句子表现出小壁虎“爬了很远”、“很费劲”。

⑶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边做小鱼“摇着尾巴”、“游来游去”的动作,边朗读,读好本段第二句话。

⑷ 引导学生体会自己平时向别人借东西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读好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话。

⑸ 引导学生从小鱼很想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却不能借给他的心情,读好小鱼的话。

⑹ 有感情地朗读。

3、按照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4、延伸训练:

⑴ 想一想:

小壁虎还会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

按照课文的叙述方法,说一说。

⑵ 出示提示: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壁虎说:“____________,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_________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___________。”

5、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指导读出“难过”和“高兴”。

6、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⑴ 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⑵ 填空练习:

① 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② 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③ (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④ 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

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 ……此处隐藏13119个字……表达能力训练还需继续加强,因此,设计教学时,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情境,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4、懂得礼貌对人、与人说话要和气。

【教具准备】

1、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四种动物的图片和头饰。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课件显示生字新词)

2、教师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小壁虎借尾巴》。在上新课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看谁认得的生字宝宝多。

3、看图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文中图1)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大家看看这幅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是啊,没有了尾巴多难看啊!于是小壁虎决定去借一条尾巴。那么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呢?他借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采用复习生字新词及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既巩固了生字新词,又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活跃了思维,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课文情境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

(学生自由读文找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彩色图片。)

形象多彩的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情感。

⑵ 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课件出示文中图2)

师:请看这幅动画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吗?

(学生自由说)

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谁愿意?

(请一位学生读,读完评价)

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改正错误,发扬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促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⑶ 师:小壁虎来到了哪里?

(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句子并读读。)

他看见了什么?

(指名说)

什么是摇着?

(指名说)

小壁虎看见小鱼,他是怎么说的?

(学生从文中找出小壁虎说的话: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如果老师把小壁虎说的话改成:小鱼,把尾巴借给我。大家多读几遍,比一比,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谁能把这句话中的行吗换成别的词,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呢?

(学生自由说,说得好的老师及时表扬鼓励。)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稍微思考后,纷纷发言,既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文明礼貌教育。

⑷ 师:小壁虎问小鱼,小鱼是怎样回答的?她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了吗?为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拨水。)

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分角色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分角色读,老师带领学生做评价。)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小壁虎在小鱼那没借到尾巴,他又到老牛、燕子那里借尾巴,我们一起学习四、五自然段吧。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同桌或前后桌合作分角色读,多读几遍。

(学生分角色合作读)

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⑵ 师:哪个小组愿意读呀?

(各组分别汇报读书,评价读书情况,学生汇报读哪个自然段,课件就相应出现那个自然的动画图。学生看动画图,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教师相机板书:甩 赶蝇子 摆 掌握方向,在此过程中,领会甩、摆的含义。)

⑶ 师:老师想请四名小朋友上台来把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演一演,谁愿意?

(四位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老师进行解说,和学生配乐共同表演,表演完后评价。)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动物的语言、表情及动作,从中领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3、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⑴ 师: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没借到,心情会怎样?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请一位学生读读。

(一名学生读,读完评价。)

⑵ 全班读,读出难过来。

⑶ 师:小壁虎难过地回到家,又发生了什么呢?自由读第七自然。

(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高兴的口气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再生 保护自己)

⑷ 师生配上动作朗读全文。

配动作朗读课文,不仅发展了语言训练,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指着板书让学生说。)

四、发散思维

师:除了刚才讲的四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学生自由说)

你能学着小壁虎的语言去向小动物借尾巴吗?

(学生学着小壁虎的语言说话。)

扩展练习,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训练说话的能力。

五、总结

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尾巴有着不同的用处。只要小朋友们细心观察,查看课外书,就会获得更多的关于动物尾巴作用的知识。到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告诉班里的同学,让他们和自己分享。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图片 挣断 再生 保护自己

小鱼图片 摇 拨水

老牛图片 甩 赶蝇子

燕子图片 摆 掌握方向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宜放在读的训练上。多读、读得通、顺,读得有感情,读得精彩,读出质量来,对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宜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及评价。

【评析】

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过程体现导学──扶学──放手自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用比较异同的方式,让学生全面理解,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创设民主、合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本教学设计,教师采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读写结合,情知互动的整体化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去议论,去思考,去表达。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读演结合。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促解,读中求悟,采用不同形式来读,在扶手放手自学中,以读来检查自学效果,在读演结合的轻松愉悦中积淀语感。

4、能恰当地拓展教材,深化教材,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想象世界的联系,开阔自己视野,发展学生能力。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