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9 22:08:04
有关语文教案集锦7篇

有关语文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四,教学设想: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

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

生2: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

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感知全文:

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教师范读全文)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

生1:这首词好像也在者不愉快的心情,但这心情与柳永不一样.柳永写男女主人公分手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这首词在者老大无成的'心情.

生2:虽然都在写不愉快的心情,但苏轼不一样,柳永显得含蓄,细腻,而苏轼就显得气势磅礴,雄壮激烈.

生3:这首词与柳永写的一样,也是通过写景,也就是通过描绘意象来抒发感情的.

(三)鉴赏上阙:

师:对,刚才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见地.尤其刚才那位同学提到这首词也是通过写景,通过描写意象来抒怀的.

(教师板书:写景)

师:那这些景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阙还是下阙

生:上阙.

师:对,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上阙,大家一起来找一下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朗读上阙)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找一下.

生1:大江

生2:赤壁

生3:乱石

生4:惊涛

生5:……

(教师板书)

师:对,大家找得都不错,那我问大家,这些意象尤其是大江与赤壁,前后是否可以调换,就是说,先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再写"大江东去……人物" 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不可以,因为按照人观察事物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即先写长江再写赤壁,符合这一规律.

生2:也符合时间的规律,这长江,在作者看来,已不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江,而是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身处这有着特定历史事件的赤壁,也就会情不自禁把思绪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国,所以,这意象应该先写长江(久远的历史),再写赤壁(特定的历史).

师:刚才两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实际上也是作者由悠久的历史想到了特定的历史,由绵长的长江想到了古战场赤壁.

师:我们说,词人往往通过意象来渲染一定的意境,我问,这首词的上阙,作者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1:激烈

生2:磅礴,有气势

生3:气势宏伟

生4:雄伟壮丽

师:因此,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描绘的景物,是哪一句

生:"江山如画"

师:对,我们说,所谓意象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那么由这些意象上,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生2:对古代英雄的赞美

(板书)

师:能否更具体些

生:对周瑜的思慕 (板书)

师:对,从上阙的哪句词表现出来

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师:为什么

生1:这赤壁作者不称呼为诸葛赤壁,也不称呼为刘备赤壁,而是称呼为周郎赤壁.

生2:作者把周瑜称呼为"周郎",这"郎"显得他特别年轻潇洒,不仅因为羡慕他年轻,而且还有更让他崇拜的呢

四,鉴赏下阙

师:对,这就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要鉴赏这首词的下阙.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阙好吗 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还描绘了哪些意象(即写了周公瑾的哪些方面)

(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相当有感情,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

生:"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师:这句写了周瑜的哪一方面

生1:他爱情甜蜜,婚姻美满.

师:对.

生2:写他潇洒.

师:也不错.

生3:写他年轻.

师:也很有道理 (板书:年轻)

师:还有哪方面的 找具体的语句.

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师:这句在写什么

生:写他有指挥军队,战胜曹军.

师:指挥时,他的神态怎样

生:"谈笑".

师:说明什么

生:指挥若定,展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

师:想看看周瑜指挥大军和火烧赤壁的情景吗

生:想.

师:好,让我们 ……此处隐藏3633个字……赛中获得了胜利,可千万不要骄傲,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只要吸取教训,就一定会有获得胜利的一天。

5、理解“容易——困难、复杂——简单”的'意思。(引导学生结合做数学题、手工制作来体会)小朋友真了不起,能根据反义词说出这么多画面。

(五)、熟读对对歌。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读一遍对对歌,一边读一边想与反义词有关的画面,看谁能读出对对歌的韵味来。

1、自由练习读。

2、指名读。带读。

3、分男女声读。师生合作读。

4、读后填空。小朋友的记性真好,能够把这首对对歌背下来吗?

5、试着背一背。

6、指名背。

7、拍手齐背。

(六)、反馈拓展。

1、游戏:找找反义词。师: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义词,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许许多多的反义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反义词。老师?。和一个学生并排站着,让学生说反义词。

2、编对对歌。

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知道的反义词编成对对歌。四人小组编对对歌。

全班合作编,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整理《新编对对歌》。

全班齐读《新编对对歌》

(七)、指导书写:

1、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仿照课文自编了一首新的对对歌。出示“新”字,分析结构,学习新部首“斤”字部。指导写好悬针竖。

2、出示“旧、胜、进”,请生分析字形。

3、学生临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八)、教师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写了字,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回家之后你还可以把你编的对对歌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3、对对歌

虚心骄傲

胜利失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从中懂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

2、认识17个生字,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收集相关的交通工具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谈话,激发兴趣导入。

1、同学们,放假的时候,你都去过什么地方,怎么去的?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讨论,远行靠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

2、谈谈你收集到的交通工具资料。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出示挂图,认一认图中的交通工具。

2、学习课文。你打算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

自学课文,谈识字方法,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

3、同桌一人一段,互相帮助,把读不准、不认识的字消灭掉。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

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后,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2、人类远行靠什么?集体讨论解决。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4、展示读,共同评价。

5、老师读,学生提建议,做评价。

四、拓展思维练习。(口语交际)请你做小设计师,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五、提出希望,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有关语文教案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