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时间:2025-11-21 12:24:06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

课题一、邻里之间(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1、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课的内容。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58—59页。提问:书中乐乐和小文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邻居,还有他们邻里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实际上,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邻居,不知道与书本上介绍的是不是一样。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自己家的邻居吗?

在你和你的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在你居住的地方,邻里们互相来往吗?发生过什么样的联系?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邻居。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

4、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1、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1、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邻里,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邻里间的故事,大家对于这些故事发表了很好的看法。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邻里之间,邻里之间相处得怎么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邻里之间应当怎样相处。”

2、小组讨论。

邻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邻里之间在交流或交往中应当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3、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其它同学补充。鼓励和肯定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谦让等。

4、小组制作。

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公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

课题二、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属于公益类设施和公用设施,哪些属于个人或他人财产。

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

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邻里之间有哪些交往、邻里之间的交往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等问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61—62页。请大家边看边想,在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自由讨论。

(1)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2)人们(包括自己)有什么感受?

(3)人们采用了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4)问题得到了解决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对课本第61—62页所表现的事情做出说明。

3、模拟表演。“人们的家居环境,还要靠自己来爱护。可是就像书上所呈现的,邻里之间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办?下面我们要开始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寻找爱护家居环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活动就是,模拟表演。”

(1)选择情境。

(2)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并且通过表演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什么。

(3)各个小组表演给全班同学看。

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活动。

4、教师。表扬和鼓励学生,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书本第62页“我的看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成长。

2、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远离疾病。

3、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片、联系实际、视频课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活动目的。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多数能知道什么是好的卫生习惯,也知道不讲卫生的害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例如;懒惰,一时疏忽等造成他们有时不讲卫生。因此教育学生时时事事讲卫生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通过创设情境,观看动画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发学习,让孩子都争做讲卫生的好孩子,养成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掌握其养成方法。教学难点:怎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导入】观看动画激情引趣

1、播放《小猪变干净》的动画片

2、动画片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3、对呀,我们应该,勤洗澡,爱干净,做讲卫生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从小讲卫生。(板书课题)

【讲授】创设情境明理导行

1、课件出示四幅图,请你帮忙看看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把书打开到42页,你觉得是好习惯的就给画个小笑脸。

2、看大屏幕汇报哪些是好习惯并说说你的理由。

(1)说第一幅图开窗通风是好习惯。

(2)说第二幅图刷牙是好习惯。

①说说刷牙的好处。

②说说有蛀牙的感觉和怎样预防蛀牙。

③指生演示刷牙的过程,并指导学生正确科学的刷牙方法。

④全体边读儿歌边演示刷牙

(3)看第三幅随地吐痰

①不是好习惯,不但不讲卫生而且不文明。

②指导孩子正确的吐痰方法,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4)汇报揉眼睛图

①指明用脏手揉眼睛不是好习惯。

②说说眼睛的重要

③我们应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和同桌同学说说)课件出示我们应怎样做

④联系自己实际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⑤提出倡议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 ……此处隐藏8554个字……纺线用小纺车,一天纺的纱不够做一件衣服的,如果用纺织机呢;没有天花疫苗时,一旦天花流行会怎么样,等等。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教师针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强调工业化对人类进步的意义。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冬季的自然现象及特点,引导他们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冬季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冬季的自然现象,学会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2.了解冬季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生活常识。

3.学习实验、观察的简单方法,培养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活动设计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北方来的?请你给同学们介绍北方冬季的自然现象及特点。

二、创设情景,组织活动

活动一小实验

1.说一说:我们在深圳看到过下雪吗?知不知道为什么?

2.做一做:装两碗水分别放在冰箱的保鲜室和制冷室,一天后观察两碗水的`变化。得出结论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结冰。

3.议一议:汇报看电视积累的北京地区前一周的气温记录和观察到的深圳前一周的气温记录,看看有什么不同。

4.:北京的冬天为什么会下雪,而深圳的冬天为什么不下雪。

活动二找冬天

1.出示图仔细观察,找一找南方冬天的美景。

2.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比一比南方与北方冬天的不同。

3.动手,对挂图上的图片进行重新粘贴、摆放。

4.画一画自己找到的南方冬天的美景。

5.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南方冬天的美景。

活动三写一写、画一画。

1.同桌交流,给北京的表哥写什么?

2.给北京的表哥写回信,也可以画出来。

3.看龋齿形成过程图片。

4.写一写:起床后的安排。

5.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穿衣、叠衣、书包比赛。

板书设计

12南方的冬天

北方的冬天……冷

南方的冬天……暖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活动后,绝大部分同学对南方与北方冬天的不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会自己和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2、学会在他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3、能表现对他人的关心,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人带来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习消除烦恼、体验快乐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懂得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七巧板、彩笔、能够反映自己快乐生活的物品。

2、教学器材:快乐卡、快乐奖章、绳子。

3、教学课件:消除烦恼、体验快乐的方法,书中练习题,送快乐祝福的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邀请你们参加由我主持的快乐总动员活动。在这里既有让你开心的游戏,又有多彩的活动,还能学有用的知识,帮你做个快乐鸟,想不想参加?

OK,欢迎同学们进入今天的欢乐总动员。YEAH!(出示课件:快乐总动员)

二、感受和体会自己和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1、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精彩单元“生活大看台”。(出示课件:生活大看台)

2、引导学生从与家长、伙伴、老师及自己的角度回忆生活中快乐的事,把这些故事讲听与自己的快乐。

3、教师:回忆快乐的往事,分享快乐的故事,会为我们带来一份高兴的心情,高兴的时候,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4、学生表演快乐的表情。

5、学生自评: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三、学习消除烦恼、创造快乐的方法。

1、活动情境:继续生活大看台活动。

2、过渡:快乐的感觉真是好,可生活中的烦恼也不少,最近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学个消除烦恼的小诀窍。

3、学生说出烦恼事,大家一起出主意。

4、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补充消除烦恼的小绝招。(出示课件:消除烦恼的小绝招)

6、过渡:知识学到手,还得会运用。请学生看表情识心情。(出示课件:三幅图)

7、问:睁大你们的眼睛,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8、听他们遇到了什么烦恼事?用学到的方法他们?(课件出示声音)

9、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向学生渗透被别人帮助可以得到快乐,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10、教师:生活中的烦恼少不了,但只要有了消除烦恼的方法,就可以成为快乐的孩子。

11、学生自评:学习了消除烦恼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四、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加强情感的体验:

1、活动一:欢乐小勇士。

出示课件:欢乐小勇士

活动内容:学生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教师出示的图形。

活动要求:限时2分钟,同桌之间互相配合,争取最后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使学生明确被别人帮助可以得到快乐,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2、活动二:快乐一加一。

出示课件:快乐一加一

活动内容:全班分成两组,每组派两名代表参加绑腿跑比赛。

活动要求:赛前拉拉队可给本组队员提出建议,参赛队员互相商量获得胜利的方法。

活动结束:采访学生活动后的心情,引导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快乐以及团结友爱的快乐。

3、学生自评: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五、进行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做快乐的创造者、传递者:

1、学生收听身边人们送给自己的快乐祝福。(出示课件:送祝福的人们)

2、学生谈谈受到快乐祝福的感受。

3、学生将快乐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人们。

六、全课:

1、学生本课收获。

2、教师:同学们,我们是快乐的体验者、快乐的制造者、快乐的传递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板书:体验、创造、传递)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