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赵州桥》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赵州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赵州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在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着重练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提高学生的阅读力、表达力和写作能力。
3.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作用、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也欣赏了美丽的神话故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出示赵州桥图片)它的名字叫赵州桥。(连读两遍)
2、在检查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然后指名读、而后齐读两遍。那么在本课中还有两个多音字(连读2遍)大家生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习这座世界著名的拱桥。
(二)过程
1、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到赵州桥的位置、建造年代、设计者等一些基本概况。
(2)同桌间相互交流课文中你认为较为重点词语的意思。
(3)通读全文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赵州桥是什么样子的?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赵州桥基本概况。
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第二自然段写的赵州桥有一个中心句、是哪一句你知道吗?(指名回答)(板书:雄伟坚固)全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都写了赵州桥的哪几方面内容?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听、边听边用横线画出体现赵州桥雄伟的语句。
(2) 同学们听的很认真、画的也很认真、那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是从哪里看出赵州桥的雄伟?(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并逐句解释)
A、 体会赵州桥雄伟
a.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①因为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
②桥宽比我们3个教室还宽
b.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B.体会坚固从结构设计特点来体会(看)
a.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b.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当我们站在桥下、看着37米多宽的。桥面。50多米长的桥、你有什么感想?那为什么又说仅仅长50多米的赵州桥雄伟?在当时看来、我们建桥没有搅拌机。钢筋、混凝土、当时人们又是怎样做到的?)那你现在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有了什么感受、对他们充满了什么感情?(自豪、崇敬、崇拜)(板书:材料、结构)
C.赵州桥不仅有一个大桥洞、还有什么呢?我们往下看、生自读课文。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它与其他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回答)
D.a.这种设计指的是哪种设计?——大桥洞、小桥洞。那什么是创举呢?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创举是什么意思?(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b.课文中的“创举”指的是什么呢?——四个小桥洞(指名回答)
c.大小桥洞各有什么作用?平时——发大水时——(出示、直观讲解)
d.这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生回答、找出关键语句:既……又……原来这四个小桥洞的作用这么奇妙、那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吧。(齐读)
E.为什么说可以减轻冲击力呢?——大桥洞没有桥墩、小桥洞可以排洪 真是一举两得、怪不得洪水冲不垮。那同学们、你们觉得赵州桥怎么样?生回答:非常坚固 教师板书:坚固
本段中出现一个句式:既…又… 如果我们把前后顺序掉换一下、发现意思没有改变、说明该句式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都可以、所以说明这一对关联词是表并列关系。那下面我请几名同学用既…又…来说几个句子。(指名回答、做评议)
体会赵州桥的美观(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A.好、体会了雄伟坚固的赵州桥、那么它的美观又从何体现呢?让我们来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写赵州桥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
B.谁来给大家读一下第一句话——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指名读)哪个部分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谁来说一说?哪些部分又写了赵州桥的美观?(生回答)那你们知道该段第一句话好在哪儿吗?——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写出了赵州桥的坚固、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提示大家本自然段写的是赵州桥的美观)像这种既总结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下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过渡句。在这里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师板书:过渡句、承上启下)
把赵州桥坚固美观的两个特点连接在一起用了一个关联词:“不但。而且。”(板书:这组关联词表示递进的关系)向我们说明赵州桥有坚固的特点、而更难得的是还很美观。师指名用关联词造句练习。
C.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桥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图案各不相同、非常美观。让我们一起来看屏幕、看一下这些表现美观的句子。(出示、配上图案)这些词语把龙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生读)让我们带着对赵州桥美观的赞叹再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同学门有没有注意到这这个标点符号“:;”那么这里的冒号有什么作用呢?——引起下文。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冒号后面有的…有的…还有的…和所有的龙都属于精美图案。那请同学们注意、分号有什么作用呢?——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不分顺序先后、并列地写出了三中龙的样子。那现在请同学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指名回答)
3、总结升华
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 ……此处隐藏3753个字……p>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1、2段、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中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讲读课文第1段。
1、默读第l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还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共二句话、主要讲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还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2、“闻名”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有名)
3、指名朗读
(三)讲读课文第2段
1、自由读第2段:
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界、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雄伟、坚固)“雄伟”什么意思7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出示两幅投影图、让学生比较:一幅是甲桥即赵州桥简图j一幅是乙桥、河中有桥墩、用长的单石桥板铺成的普通桥。通过两桥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甲桥是拱形桥、无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而乙桥是平板桥、有桥墩、桥洞顶上没有小桥洞。
3、大桥洞没有桥墩有什么好处?(减少冲击力、节省石料。)
4、四个小桥洞有什么好处?(减少冲击力、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
5、李春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的石桥7
实验比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和普通桥相比、哪个承受的重量大?
先用长30cm、宽3cm的薄竹片平放在桥墩上、在桥面中央放物体A。问:桥面发生什么情况?(下陷)。说明了什么?(桥面不能承受这一重量)。再将同一薄竹片变成拱形、并固定好两头、将物体A放在拱形最高处。问:桥面下陷了吗?将重量大于A的物体B放在拱形桥上。问:桥面能承受吗?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承受的重量、要比普通桥大得多。)
6、“设计”什么意思?课文中“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
(大桥洞没有桥墩、四个小桥洞)谁能用“设计”说一句话?
7、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这种设计上的优点?
(既……又…)回答后用“既……又……”口头造句。然后指名朗读这一句。
8、齐读第2段后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讨论后小结:这座桥大桥洞没有桥墩、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减少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从来没有的、’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9、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雄伟坚固的特点、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这一段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请找出这些词语和句子。(”雄伟”、“创举”;“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了关键词句、就如同找到了打开文章“门窗”的钥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在写文章时、如果我们围绕关键的词句‘写、这样文章的主题就突出、中心就明确了。
部编版《赵州桥》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等词语。
2、能力目标: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不但……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情感目标: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认识到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回答、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3、设置情境:听导游叔叔的介绍、“游览”赵州桥的风光
4、知识抢答。(看谁听得最仔细)
二、品读课文、自读、自悟、自得
1、初读课文、赵州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受。
2、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呢?说话要有理有据、请大家在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为自己的寻找依据。(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有目的地去读书。)
3、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引导、让学生感受自读、自悟的成就感。
三、解析课文、突破重点
1、第一自然段:古老的赵州桥(出示句子)
(1)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许多年了。
(2)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才让人感受到它的古老。
2、第二自然段:雄伟的赵州桥
(1)学生再读书、寻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数字说明这种表达方法?
(学生才体验到数字说明的好处、就让学生再次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又递给了学生。学生在体会数字传递给我们信息的同时、通过反复多种形式诵读、感受赵州桥的雄伟气魄。)
(2)朗读有利于情感的交流、默读才有利于思考、请大家再默读这一段、想想有什么问题?接着往下读、是否能找到答案?(在学生汇报读书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认识赵州桥设计的作用、好处。)
3、第三自然段:美观的赵州桥
(1)多媒体展示 “两条相互缠绕的龙”、“飞龙”、“双龙戏珠”图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3)这么美的句字你们不想背下来吗?(在反复读的基础是、引导学生背诵、感受文字美、积累语言。)
四、深化主题、激起民族自豪感
师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提问: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自然地引入最后一段。(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在学生了解了桥的坚固、美观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桥的坚固和美观?从而使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本文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赞美了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树立民族的自豪感。)
五、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你认为写得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六、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 一千四百多年
雄伟 长 五十多米 宽 九米多
赵州桥 坚固 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敞肩型
美观 形态各异的龙
(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